厂房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案例
厂房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财务过程,它涉及到对厂房的物理损耗、预期使用年限和残值等因素的评估,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案例,用于说明如何进行厂房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假设某厂房原值为100万美元,预计使用寿命为20年,残值率为5%,我们计算出每年的折旧额,然后将其累计到资产总值中,以反映每年的实际损失。,1. 计算折旧基数:, 折旧基数 = 原值 - 残值, 折旧基数 = 100万美元 - 5% × 100万美元, 折旧基数 = 100万美元 - 5万美元 = 95万美元,2. 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 折旧费用 = 折旧基数 × (1 - 残值率), 折旧费用 = 95万美元 × (1 - 5%), 折旧费用 = 95万美元 × 0.95 = 90.75万美元,3. 将每年的折旧费用加总,得到每年的折旧总额:, 每年折旧总额 = 每年折旧费用 + 上一年累计折旧, 每年折旧总额 = 90.75万美元 + 上一年的累计折旧, 每年折旧总额 = 90.75万美元 + 上一年累计折旧,4. 将每年的折旧总额累计到厂房的总价值中,得到厂房在年末的账面价值。,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根据厂房的原始成本、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并将这些年度折旧额累计到厂房的账面价值中,实际的折旧计算可能更为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税法规定、通货膨胀、技术进步等。
直线法案例
- 案例情况
- 假设某企业有一座厂房,原始成本为100万元,预计残值为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根据直线法计算公式:年折旧额=(原始成本 - 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则年折旧额 = (100 - 5)/20 = 4.75万元。这意味着在这20年的使用期限内,该企业每年对这座厂房计提的折旧额为4.75万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案例
- 案例情况
- 假设某企业的厂房固定资产原价为8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为4万元。
- 首先计算直线法折旧率,直线法折旧率 = 1/预计使用年限 = 1/10 = 0.1。那么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率为2×0.1 = 0.2。
- 第一年的折旧额 = 80×0.2 = 16万元,此时固定资产净值为80 - 16 = 64万元。
- 第二年的折旧额 = 64×0.2 = 12.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变为64 - 12.8 = 51.2万元。
- 以此类推,直到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假设第九年开始,此时固定资产净值为10.24万元,在最后两年要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即(10.24 - 4)/2 = 3.12万元。所以第九年和第十年的年折旧额均为3.12万元。
年数总和法案例
- 案例情况
- 某企业厂房固定资产原价为60万元,预计残值为3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 首先计算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n×(n + 1)/2 = 5×(5 + 1)/2 = 15。
- 第一年的折旧额=(60 - 3)×5/15 = 19万元,此时厂房尚可使用寿命为4年。
- 第二年的折旧额=(60 - 3)×4/15 = 15.2万元,此时厂房尚可使用寿命为3年。
- 第三年的折旧额=(60 - 3)×3/15 = 11.4万元,此时厂房尚可使用寿命为2年。
- 第四年的折旧额=(60 - 3)×2/15 = 7.6万元,此时厂房尚可使用寿命为1年。
- 第五年的折旧额=(60 - 3)×1/15 = 3.8万元。
厂房折旧税务处理方法
不同行业厂房折旧差异
厂房折旧对企业利润影响
折旧政策更新对企业的影响
厂房固定资产折旧怎么算
厂房固定资产折旧怎么算 p厂房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 具体计算时,通常采用直线法或加速折旧法。 以下是详细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法律依据:/p。 p直线法是将厂房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减去预计残值,再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种方法假设厂房在其使用寿命内每年的价值损耗是均匀的。 计算公式如下:/p。 p年折旧额=(原始成本-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p p二、加速折旧法/p p加速折旧法允许在厂房使用前期提取更多的折旧,以反映资产在使用初期价值损耗较快的实际情况。 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p。 olli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预计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折旧。 计算公式如下:/li/ol。 p年折旧额=2/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值/p p注意,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应确保固定资产的净值不低于其预计残值。 通常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olli年数总和法:将厂房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该分数的分子为厂房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为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p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p p三、法律依据/p p《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进一步明确了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范围,包括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p法规。 p综上所述,厂房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包括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选择。 在计算过程中,应确保折旧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以反映厂房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所称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一审判决因新洲集团此前年度存在亏损致使在计算股票转让所得税时因弥补亏损而少缴企业所得税,判决傅某某中向其酌情支付450万元,没有法律依据,判决理由显然是错误的。
如何进行厂房折旧计算?折旧计算有哪些方法和标准?
09-23自选股写手 2015年以来最严重的禽流感!这个行业供给将受巨大影响,已传导A股?查看在领域,尤其是工业地产中,厂房的折旧计算是一个关键的财务管理环节。 折旧不仅影响企业的税务负担,还直接关系到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因此,掌握正确的折旧计算方法和标准至关重要。 折旧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折旧方法计算公式适用场景直线法年折旧额=(原值-残值)/使用年限适用于资产价值均匀减少的情况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值-残值)/预计总工作量适用于资产使用强度不均匀的情况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年初账面净值×2/使用年限适用于资产早期使用效率高的情况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值-残值)×当年折旧率适用于资产价值快速减少的情况在选择折旧方法时,企业应根据厂房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财务管理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例如,如果厂房的使用强度较为均匀,直线法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而如果厂房在早期使用效率较高,双倍余额递减法可能更为合适。 除了折旧方法,折旧计算还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在中国,企业通常需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这些准则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残值率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工业厂房的折旧年限通常为20年,残值率一般为5%。 在进行折旧计算时,企业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折旧年限的确定:折旧年限应根据厂房的实际使用寿命和相关法规来确定。 过短的折旧年限可能导致资产账面价值过低,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而过长的折旧年限则可能导致资产账面价值过高,影响企业的税务负担。 2.残值率的设定:残值率是指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的预计剩余价值。 合理的残值率设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3.折旧方法的变更: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如果发现原有的折旧方法不再适用,可以申请变更折旧方法。 但变更折旧方法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的披露。 总之,厂房折旧计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和遵循相关标准,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厂房的实际价值,优化财务报表,降低税务负担,从而实现更好的财务管理效果。 (责任编辑:差分机)查看全文 0条评论

买厂房=固定资产,还可以抵扣税费能省钱! 现如今,购置标准厂房,进驻专业产业园,已然成为了企业发展变革中的新趋势、新浪潮。 作为固定资产,购置一套产业园厂房,不仅节约经营成本、提升企业形象,未来还可以出租、转售、抵押,抵御资金风险。 此前之外,在购买厂房过程中,不仅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在使用厂房时,还可以进行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递减应纳税所得额。 对比租赁厂房、自建厂房,还可以更省钱!。 购买厂房抵扣增值税 企业购买厂房,作为固定资产自己使用的所获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进行抵扣。 (现购买厂房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为9%) A企业在硕健产业园购买总价为500万元(含税)的厂房 按照9%的税率计算进项税额: A企业可将发票上41.28万元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可当月进行抵扣,余下未抵扣税额可延至第二个月或后期进行抵扣,直至全部抵扣完为止。 固定资产折旧所得税节税 厂房交付后,其作为固定资产,可以将其计提折旧,从而抵税(厂房的最低折旧年限是20年)。 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额一般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残值率和分类年折旧率计算。 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值的3%-5%。 以平均年限法举例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 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买入价×(1-残值率)÷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提。 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 B企业在硕健产业园购买总价为500万元(含税)的厂房 其不含税金额为458.72万元 预计残值率按照5%来计算的话 年折旧额= 458.72万元×(1-5%)÷20年=21.79万元 即B企业每年可将折旧的21.79万进行计提 用于企业所得税节税 节税举例 如果B企业年利润总额为100万 (100万-21.79万)×25%=19.55万元 江苏硕健产业园,以食品加工、海产品电商屯量、物流服务、电子商务等主导产业,为企业发展提供多项入园服务支持。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案例分析.pptx
2023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案例分析目录contents案例介绍资产折旧的基本概念不同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结论与建议01案例介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名称通信设备制造业公司行业拥有员工17万人,全球设有15个研发中心公司规模公司背景国家财税政策、公司章程及会计制度折旧政策折旧政策依据固定资产(如电子设备、房屋建筑物)折旧对象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折旧方法案例目的:分析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合理性,为类似企业提供参考案例目的02资产折旧的基本概念折旧费用折旧费用是资产折旧的一种度量,反映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 定义总结资产折旧是指对资产因使用、损耗而导致的价值减少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 折旧资产折旧资产是指需要进行折旧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资产折旧的定义折旧的计算方法要点三直线法直线法是一种简单的折旧计算方法,将资产的价值按照使用年限平均分摊。 要点一要点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资产的工作量来计算折旧,适用于使用程度不均衡的资产。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第一年不考虑残值的情况下,以后每年按照双倍余额计算折旧。 要点三折旧的影响因素使用年限是影响折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使用年限越长,折旧费用越高。 使用年限资产价值残值使用状态资产价值对折旧也有影响,资产价值越高,折旧费用越高。 残值是指资产使用到一定程度后剩余的价值,残值会影响折旧的计算。 资产的使用状态也会影响折旧,不同的使用状态会导致不同的折旧费用。 03不同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适用范围工作量法主要适用于依据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计算公式工作量法根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来计算折旧额,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总工作量x已使用的工作量。 实例假设一辆价值为100,000元的汽车,预计总行驶里程为100,000公里,已经行驶了20,000公里,那么根据工作量法,折旧额为:100,000/100,000x20,000=20,000元。 工作量法适用范围直线法主要适用于依据时间来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直线法计算公式直线法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平均划分为若干期间,并按照时间来平均计算折旧额。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使用寿命。 适用范围加速折旧法主要适用于高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计算公式加速折旧法在前期将大部分折旧额计入到成本中,以减少利润,从而减少税款。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x使用年限比例。 实例假设一台价值为200,000元,使用寿命为5年的设备,预计净残值为40,000元,那么根据加速折旧法,第一年折旧额为:(200,000-40,000)x(1/5)=32,000元。 加速折旧法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来计提折旧,更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 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直线法简单易行,且较为稳定,但无法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和后期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成本的变化。 因此,对于一些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来说,直线法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其真实价值。 加速折旧法能够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速度,从而更快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 但是,加速折旧法可能会导致企业在前期出现较大的亏损,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同时,加速折旧法的计算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支持。 04案例分析该公司拥有包括办公楼、机器设备、运输车辆等各类固定资产,共计5亿元。 办公楼主要用于日常办公,机器设备用于生产,运输车辆用于物流运输。 公司固定资产状况1折旧计算23该公司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折旧计算。 根据税法规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分别为:办公楼20年,机器设备5年,运输车辆4年。 该公司在每年年初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并按照相关会计政策进行账务处理。 影响分析折旧的计提会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 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增加,折旧金额逐渐减少,公司利润也会逐渐增加。 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几年,由于折旧金额较大,公司利润会受到一定影响。 05结论与建议1结论23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器设备,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为5000元,通过直线法计提折旧。 案例1某公司拥有一条生产线,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为20000元,通过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案例3对于案例1,由于直线法比较简单和易于操作,同时也能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因此可以使用直线法进行折旧计提。 对于案例2,双倍余额递减法可以更快地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因此在前期可以加速折旧。 但是需要注意,在后期需要将折旧方法转为直线法或其他方法,以确保折旧费用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相匹配。 对于案例3,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需要使用摊销方法进行摊销。
厂房固定资产折旧率:如何合理计算和控制成本?
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固定资产折旧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合理计算和控制厂房固定资产折旧率往往容易被企业忽视。 本文将结合律师职业特点,从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成本控制的角度,对厂房固定资产折旧率的合理计算和控制进行探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应按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并据此进行成本核算和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征管口径的公告》规定,企业固定资产应按直线法计算折旧扣除。 另外,《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应按预计使用年限分期计算折旧,不得提前或延后摊销。 1.行业标准根据《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标准》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应根据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年限等因素合理确定。 在制造业、建筑业的企业中,固定资产折旧率通常在5%至10%之间。 2.实践经验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以下标准合理计算和控制厂房固定资产折旧率: (1)根据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年限等因素,合理确定折旧率。 (2)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及财务状况,结合税收政策,合理调整折旧率。 (3)在保证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需要,合理安排折旧费用,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1.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核算,确保折旧计提合规。 2.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需要,合理调整固定资产折旧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残值评估,确保折旧计提合理。 4.建立折旧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审批程序,防止违规操作。 合理的厂房固定资产折旧率计算和控制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同时,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核算,及时调整折旧率,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厂房折旧计入生产成本吗为什么|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计入什么科目...
厂房折旧计入生产成本吗为什么 在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广阔领域中,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方式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在制造业,厂房作为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折旧费用如何合理计入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与经营决策。 本文将深入探讨厂房折旧计入生产成本的理论依据、实践操作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折旧的本质与生产成本的构成 折旧是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寿命内逐渐损耗的价值转移过程,旨在反映资产随时间推移而减少的经济价值。 厂房作为长期投入使用的生产设施,其折旧应被视为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因为厂房为生产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条件。 因此,将厂房折旧计入生产成本,符合配比原则,即收入与产生这些收入的成本应在同一会计期间得到匹配。 二、计算方法:直线法与加速折旧法的应用 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计算方法,它假设资产在其使用寿命内均匀地消耗价值。 例如,一座价值一百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二十年的厂房,每年的折旧费用将是五万元。 然而,加速折旧法考虑到资产在早期使用阶段的损耗可能更快,因此在资产生命周期的初期计提更多的折旧费用。 这种方法更符合现实中的物理磨损规律,但也可能导致前期利润较低。 三、影响分析:折旧对财务比率的潜在作用 厂房折旧计入生产成本,不仅影响当期利润表,还会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比率。 例如,较高的折旧费用会降低净利润率,但同时也会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因为折旧是非现金支出。 此外,折旧还会影响资产周转率,因为它减少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四、案例研究:某制造企业厂房折旧策略 一家制造企业在新建厂房后,面临如何合理安排折旧策略的选择。 若采用加速折旧法,虽然短期内会增加成本负担,但能有效减轻未来税负,因为加速折旧可以带来更大的税收抵扣。 相比之下,直线法则提供更稳定的成本结构,有利于简化财务规划,但可能在长期内承担更高的税收成本。 因此,企业需综合考虑税务优化、财务稳健性和战略目标,以确定最合适的折旧政策。 五、合规考量:国际会计准则与地方税法的协调 在处理厂房折旧问题时,企业必须遵守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当地税法的规定。 IAS16《固定资产》明确了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折旧原则,要求企业合理估计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值,并定期复核这些估计。 综上所述,厂房折旧计入生产成本不仅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折旧方法,企业不仅能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损耗情况,还能优化财务比率,实现税务筹划与财务稳健性的平衡。
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何计算
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何计算 一、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何计算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该固定资产的预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残值率 二、根据新法实施条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本条的规定,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 房屋和建筑物作为最主要的固定资产,其构造、属性等方面相对较为特殊,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价值相对较高,其使用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根据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等要求,其折旧年限也应相对较长,所以本条规定,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这基本能反映房屋、建筑物的现实使用情况。 本条所说的房屋、建筑物,是指供生产、经营使用和为职工生活、福利服务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包括厂房、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库房、住宿用房、食堂及其他房屋等;建筑物,包括塔、池、槽、井、架、棚(不包括棚、车棚等简易设施)、场、路、桥、平台、码头、船坞、涵洞、加油站以及独立于房屋和机器设备之外的管道、烟囱、围墙等;房屋、建筑物的附属设施,是指同房屋、建筑物不可分割的、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通气、通水、通油管道,通信、输电线路,电梯,卫生设备等。 飞机、火车、轮船作为交通工具,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其性能较强,价值较高,使用期限相对较长,折旧年限也相应较长;机器、机械及其他生产设备等,也具有使用年限较长等特性,折旧年限也应相对较长。 所以本条规定,此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其中火车,包括各种机车、客车、货车以及不单独计算价值的车上配套设施;轮船,包括各种机动船舶以及不单独计算价值的船上配套设施;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包括各种机器、机械、机组、生产线及其配套设备,各种动力、输送、传导设备等。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此类固定资产,是除机械、机器和其他生产设备之外,但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即不是直接的生产工具,而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的器具、工具、家具等,它们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其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 除了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其他运输工具,相对而言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其折旧年限也就应相应较短,所以本条规定,此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 此类固定资产包括汽车、电车、拖拉机、摩托车(艇)、机帆船、帆船以及其他运输工具。 (五)电子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 原外资税法实施细则规定,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考虑到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电子设备的使用年限相对缩短等各种现实因素,本条将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3年,使企业的折旧扣除额向前提前。 (六)企业在确定折旧年限上的自主权。 前述所规定的折旧年限,只是各项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只是一个基本要求,它并不排除企业自己规定对资产采用比最低折旧年限更长的折旧时限。 也就是说,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属性和使用情况,在比本条规定的相关资产最低折旧年限更长的时限内计提折旧。 (七)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折旧年限的权力。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可以作出不同于本条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 因为考虑到现实情况非常复杂,各种固定资产的属性、使用情况等也会发生变化,若不授权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适时调整的权力,容易造成僵化、机械,难以适应实践的需要。 所以,根据本条的授权,可以在不修改条例的情况下,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可以作出不同于本条所原则确定的各种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